肺结核,即中医学所指的“肺痨”“痨病”等病症。肺痨的致病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为内因正气虚弱,一为外因感染“痨虫”。
肺痨的病理性质为“主乎阴虚”,初起外邪侵犯,肺体受损,肺阴受耗,表现为肺阴亏损之候;肺金为肾水之母,金水相生,肺虚继而肺肾同病,肾水亏虚,无以上济心火、涵养肝木,进而累及心肝,以致阴虚火旺;子病及母,肺脾同病,导致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虚亏,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虚的严重局面。所以,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可传遍五脏,尤以脾肾二脏受累更为多见。
从传统中医学到现代中医学,中医界对于“肺痨”的认识不断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在遵循西医“早期、规律、适量、联合、全程”的用药原则基础上,中医治疗肺结核具有“五大优势”。
首先,有利于促进结核病慢性感染病程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清除,抑制并杀灭结核杆菌,提高耐药性结核病的治愈率,促进痰菌阴转。
其次,能够控制纯中药治疗无适宜西药可用结核病患者病情。抗结核西药的毒副反应问题普遍存在,使得很多结核病患者无法耐受而提前停药。中医辨证施治可对人体阴阳、五行、气血、经络、脏腑等进行调节,有效增强机体正气,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使西药的运用更加安全有效。
再次,发挥多系统调控优势,兼顾合并疾病。一般来说,合并其他病变的结核病患者使用单一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中医药通过多靶点和整体协同作用发挥抗结核作用,既对结核分枝杆菌病灶进行针对性治疗,又能兼顾原发疾病与其他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
最后,中医治疗方案有利于菌阴结核病的治疗,能够抑制病灶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防止病菌转为阳性,减缓病情进展;同时,又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生率,防止潜伏感染人群发展为新的传染源,控制病菌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防治结核病能够促进减少结核病病灶遗留肉芽肿疤痕的形成,减少病灶内的炎性渗出,促进病变的吸收消散与空洞闭合,清除细菌毒素与长期休眠的结核杆菌,防止细菌感染的反复发生,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使结核病真正痊愈。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治疗肺结核的中医方剂应用必须以不同肺结核患者的中医分型作为前提和基础,根据肺阴亏损型、阴虚火旺型、气阴耗伤型、阴阳两虚型等证型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合患者体质的中药。
中医药辅助治疗结核病除了口服给药途径以外,还可通过雾化吸入、穴位注射、艾灸、电灸、冬病夏治、耳穴压豆、膏方及足浴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在结核病患者中,有些患者正处于特定的生理状态,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有些则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对于这部分特殊群体,在给予中药治疗时,应考虑到不同的生理、病理,密切监测服药反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安全,必要时减少药量。
回复点赞收藏 邀请讨论